临沂蒙阴开出关爱特殊儿童“新良方”医教“跨界融合”点亮“沉寂的星”
九游体育网站入口“走得慢一点、稳一些,加油!”在蒙阴县特殊需要儿童医教融合中心(以下简称融合中心),听到康复医生朱浚萌的鼓励,脑瘫患儿圆圆(化名)努力在康复器材上一步步挪动着。
夏日炎炎,锻炼不止。在融合中心,圆圆和同学们一起在老师和康复医生的帮助下做着各种训练,有的在做感统训练,有的在做口肌按摩,有的在做艾灸理疗,有的在练习串珠走路……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他们带着美好的希冀来到人间。可是,有的天使却不小心折翼,脑瘫、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这些特殊儿童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艰难地生活着。蒙阴县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医教融合试点,打造“教育+医疗+康复”服务体系,满足特殊儿童接受教育和康复的双重需求,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孩子在这里既能学到文化知识,还能持续开展康复治疗,解决了我们以前蒙阴、济南来回跑的难题,这真是太好了。”看着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脑瘫患儿硕硕(化名),蒙阴县居民徐女士百感交集,“经过这段时间的系统锻炼,孩子进步很明显,站立、行走都比以前有劲了。”
实践证明,融“医”于“教”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康教支持体系,实现医教资源优化整合,更加高效地促进特殊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去年3月,蒙阴县特殊教育学校与县中医医院联合成立了特殊需要儿童医教融合中心。
“融合中心配备了16名康复医护人员、20名专业教师,建有高标准集体活动室、个训室、理疗室等专用教室,拥有先进的测验量表、干预仪器以及感觉统合、作业治疗、音乐律动等康训设备,蒙氏教具、木脑袋学具、墙壁玩具等学玩教具齐全,可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语言、认知、感统、肢体等康复训练以及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理疗服务。”蒙阴县中医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秦立慧介绍。
通过医教融合,学校里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脸上挂满了笑容。看着这可喜的变化,蒙阴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石绍洪很有成就感:“在这里,我们通过制定个性化课程,开展多样性教学,实施全过程评估,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专业的医疗康复服务,保障康复和教育同时进行,实现了特殊儿童发现、诊断、评估、康复、教育的无缝衔接,满足了残疾学生及其家长‘医教康一体化’的特殊需求。”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了让更多特殊儿童享受到政策红利,蒙阴县充分发挥县特殊需要儿童医教融合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县特殊教育学校和县中医医院儿童康复科,积极构建以融合中心为带动、以县直定点康复机构为支撑的特殊儿童医教融合服务体系,免费为全县特殊儿童开展医教融合服务,满足了家长对孩子教育、康复的需求。
同时,针对部分特殊儿童在假期或周末不方便到融合中心的情况,该县还提供了线上线下康复教育服务。蒙阴县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专职副书记公丕兴介绍:“线上,为家长提供教学视频、线上直播、家长群答疑等,指导家长居家开展康复训练,助力康复治疗;线下,举办‘家长课堂’,开展‘送医送教服务’等活动,深化与特殊儿童家长的沟通交流,将服务内容不断向特殊儿童家庭延伸,形成了医教深度融合的家校合力。”
政策的力量不仅在于目标指引,更在于凝聚多方合力。“今年以来,我们健全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医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联合残联、卫健、民政等单位,统筹谋划特殊教育工作开展,全面推动教学与康复同步进行,全方位培养特殊儿童的学习和自立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增长知识、融入社会,实现了‘1+12’的聚合效应。”蒙阴县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公涛表示。
教育的温度,最终体现在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成长变化中。“洋洋在学校情绪失控的行为越来越少,也学会和小朋友们分享零食和玩具了!”“小光能够安稳地上完一节课了!”……对于融合中心的教师、医生、康复师来说,这些话语不仅见证着特殊儿童们点点滴滴的进步,也见证着医教融合协同助力下的成果。
“近年来,我们全力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推动特殊教育工作高效优质发展,县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山东省办学质量达标验收,4所普通学校获评全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示范校。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特殊教育服务资源和现代康复相融合的‘教育+医疗+康复’发展模式,凝心聚力搭建好家校社相互沟通的‘连心桥’,用心用情解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共同呵护特殊孩子成长。”对融合中心给特殊儿童带来的美好期许,公涛满怀信心。
蝉鸣半夏,绿满山川;夏日夜空,繁星点点。在蒙阴县特殊需要儿童医教融合中心,每一位老师、医生都相信,这里149名特殊儿童就是149朵花、149颗星,通过不断完善的医教融合教育,纯真、善良、勇敢的他们都会盛开、都会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