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国产手机一哥突然“复牌”能王者归来?
曾风光无限的国产手机品牌酷派手机在经历多次复牌后,于2023年再次回归国内市场。
3.2024年上半年,酷派加密货币业务收入占公司收入的16.3%,租金收入占17.2%。
“手机圈”传来喜讯,曾经的国产一哥突然复牌,疑似王者归来。它曾干翻某为,脚踢三星,力压苹果,风光无限......
对于酷派手机,部分小伙伴可能有些误解:它可不是什么“互联网品牌”出身,在 BP 机时代就已经雄踞一方。
身为西电毕业生、上海交大通信专业硕士,郭教授在通信行业简直是“天降神人”;
彼时移动通信行业还是 BP 机时代,他的公司三年就量产了国产操作系统的 BP 机,而且是第一个达成此壮举的企业。
2002 年,郭教授发现,宇龙通信最大的竞争对手“波导”竟然将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做起来了,而且销量在国内长期霸榜第一;
更多的友商也在加入这个市场,这让他意识到:再不转型,怕是分不上“蛋糕”了。
2003 年,宇龙通信凭借自己在 BP 机中的上游地位,与联通一拍即合,推出了“酷派 688 手机”;
因为当时只有联通一家运营商独占市场,酷派通过联通的运营商渠道疯狂扩张,此后竟成为了友商们数年的“噩梦”。
2004 年底,酷派迅速在港交所敲钟上市。从此,酷派开启了自己的“飞驰人生”。
直到 2007 年之前,酷派与联通亲密无间,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大关。
2007 年,是酷派手机的一次“命运拐点”,国内通信行业进入 3G 时代。
酷派作为技术实力顶尖的企业,自然继续抢占先机,推出了首款 3G TD / GSM 双模双待手机“酷派 6260 ”。
即便进入新时代,酷派依然“强到飞起”!靠着与联通的关系照样产多少就能卖多少。
友商们面对这么一个对手也无语了...技术不如别人好,生产手机后还要担心卖不出去。
2008 年,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通信垄断”局面,工信部强制为联通、电信和移动三个运营商洗牌。
2009 年,郭德英再次出面,指定了酷派新的发展道路:全力研发刚刚商用的 Android 系统。
这让公司高层都错愕不已,要知道:Android 当时仅有全球 4% 的市场,连 5% 的“生死关”都没渡过。
2010 年,酷派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 3G 安卓智能手机“酷派 N930 ”。
另外,酷派可能是跟运营商接触多年,知道了“合约机”的消息,N930 也加入了“充话费送手机”的行列;
2010 年的酷派财报就从去年的亏损状态变成净利润 4.5 亿元,如此迅速的变现能力让友商们瞠目结舌!
酷派迎来自己的“第二春”,直至 2013 年,“中华酷联”四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2014 年,工信部勒令三大运营商削减营销费用,以控制逐渐失控的市场,并取消了购机补贴;
这让所有配置很高的智能手机失去了“充话费即送”的资格。“中华酷联”遭到严重挫败,只能各自谋生。
酷派的新方案是:线上线下两手抓。线上推出“酷派大神”品牌,线下则是推出了“ ivvi ”品牌;
这个 ivvi 就比较“抽象”,自己没干成,反而是山寨机至今还混得风生水起。
首款机器“大神 F1 ”一经推出便迅速爆火;随后又顺势推出大神 F2 等经典机型,以 800 元的价格迅速走量。
2014 年 5 月,酷派在国内 4G 手机市场力压苹果、三星,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
为此,郭德英再次出面,于 2015 年与网安公司 360 合作,成立合资品牌“奇酷手机”,酷派占股 55%。
产生的后果是:奇酷和大神两个品牌的产品都被周鸿祎把持,自己倒成了“撒手掌柜”。
2016 年,郭德英似是“看透红尘”,将酷派剩余的股权都卖给了“贾老板”,至此酷派彻底易主;
2017 年,乐视背上巨额债务,贾老板光速“润”到美国,酷派股权不了了之;
2018 年,周鸿祎与雷军“对峙”数年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最终解散手机团队退场。
他积极拉拢投资,又在海外低端市场积蓄力量,网传酷派最后积累了 20 亿资本回归。
但资本方很强势,高价购买了过半股权,掌舵人也因此换成了房地产行业的陈家俊。
2021年,酷派重新回归国内市场,但上市的机器都是联发科 G85、天玑 900 等低端手机。
后来,2023 年酷派又宣布再次回归,机器依然是“老古董”,甚至又干起“功能机”的生意。
陈家俊自知手机业务已经没有复苏可能,在 2023 年下半年加码数字货币业务。
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加密货币业务收入、租金收入分别为 4124 万港元、4340 万港元,占公司收入的 16.3% 和 17.2%。